摘要:波奇替尼作为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中展现出一定潜力。临床试验表明,其对 EGFR 第 20 外显子突变和 HER2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的患者有疗效,但具体效果因插入位置、个体差异而不同。波奇替尼推荐剂量 16mg,口服需整片吞服,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靶向药物一直是研究和临床关注的焦点。波奇替尼作为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潜力,但具体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波奇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
多项临床试验为波奇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证据。在一项针对 EGFR 第 20 外显子存在点突变或插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II 期研究中,50 例患者接受波奇替尼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者和盲法独立审查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s)分别达到 32% 和 3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5.5 个月 。
通过临床前研究、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发现,波奇替尼的敏感性与插入位置密切相关。近环插入患者对波奇替尼更为敏感,临床数据证实,近环插入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 46%,而远环插入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 0%。同时,研究也明确了获得性耐药的推定机制,包括 EGFR T790M、MET 扩增和上皮间质转化(EMT)。
在 ERBB2 或 HER2 改变(多数为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 2% - 5%)的患者群体中,波奇替尼的疗效也得到评估。ZENITH20 试验的 ZENITH20 - C4 部分,招募了未经治疗的携带 HER2 外显子 20 插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采用每日一次 16 毫克(QD)或每日两次 8 毫克(BID)的用药方案。结果显示,80 名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 73%,80% 的患者肿瘤出现缩小,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 5.7 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5.6 个月,且最常见的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皮疹、口腔炎和腹泻,整体毒性可控。
二、波奇替尼的用法用量
波奇替尼以 8mg 片剂和 2mg 片剂形式供应,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患者需整片吞服,禁止压碎、碾压或咀嚼药片,以确保药物正常释放和吸收。
给药时间方面,建议患者每天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服药,这样有助于维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充分发挥药效。
其推荐剂量为 16mg。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法耐受药物毒性或不良反应,务必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
当患者错过服药剂量时,可随时补服,但需保证与下一次预定剂量间隔至少 8 小时,避免药物浓度波动过大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用法用量基于美国 FDA 药物说明书,仅供参考。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存在差异,实际用药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波奇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个体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胶囊剂
8mg*56粒
韩国光谱
临床活性抑制剂,缓解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2025-05-09 13:20:36
2025-05-09 13:16:15
2025-05-09 13:11:11
2025-05-09 12:40:30
2023-05-11 15:22:00
2022-06-27 17:38:11
2022-06-27 17:40:24
2022-05-26 15:43:46
2025-05-09 17:09:06
2025-05-09 17: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