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血液科 > 白血病 > 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R/R B-ALL患者治疗模式或迎变革

    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R/R B-ALL患者治疗模式或迎变革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治疗棘手,不过曙光已现!基于多中心单臂Ⅰ/Ⅱ期试验,双剂量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推荐Ⅱ期剂量确定。

    浏览  次
    2025-08-30 11:11:09  发布

      在血液疾病治疗领域,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一直是棘手的难题。不过,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的出现带来了新希望,尤其是皮下注射方式,有望改写此类患者的治疗模式。

    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R/R B-ALL患者治疗模式或迎变革(图1)

      研究背景

      此前,基于一项多中心单臂Ⅰ/Ⅱ期试验的剂量递增阶段,确定了双剂量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推荐的Ⅱ期剂量。2025年6月15日,发表在《The Lancet Haematology》上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该药物在所有接受推荐剂量治疗患者中的安全性、活性以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研究方法

      此研究对参与剂量递增期、剂量扩展期及药代动力学评估队列的患者数据展开事后分析。这些患者来自11个国家的44家医院,均为18岁及以上的R/R B-ALL患者,骨髓原始细胞≥5%,且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2。

      患者接受两种皮下注射方案之一:第1周期第1周每天一次250μg,随后每周三次500μg(250μg/500μg组);或按相同疗程,先500μg随后增至1000μg皮下注射(500μg/1000μg组)。每个治疗周期含4周治疗期与1周治疗间歇期,患者接受2 - 5周期治疗。

      剂量扩展期主要终点是前两个周期内达到完全缓解(CR)或CR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CRi),此为研究主要结局。数据来自相同剂量水平的所有队列,合并形成两个剂量组,分别总结缓解率、不良事件(AE)发生率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比较,缓解率用双侧精确80%置信区间(Clopper - Pearson法)计算。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11月28日,共88名患者纳入研究,36名(41%)接受250μg/500μg方案治疗,52名(59%)接受500μg/1000μg方案治疗。

      患者中,男性55名(63%),女性33名(38%);白人56名(64%),亚洲人6名(7%),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3名(3%),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2名(2%),其他种族20名(23%)。250μg/500μg组36名患者中有27名(75%)、500μg/1000μg组52名患者中有41名(79%)达到CR或CRi。

      最常见的3 - 4级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 = 19,22%)、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n = 18,20%)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n = 15,17%)。88名患者中,70名(80%)发生严重AE,包括CRS(n = 33,38%)、ICANS(n = 20,23%)和神经毒性(n = 6,7%)等,无治疗相关死亡报告。

      皮下给药后观察到与剂量成比例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综合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数据,选择250μg/500μg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方案作为推荐的Ⅱ期剂量。

      研究结论

      在R/R B-ALL成人患者中,250μg/500μg和500μg/1000μg两种剂量方案的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展现出有前景的初步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特征。目前,Ⅱ期试验正在进行,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缓解持续时间,让我们共同期待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8-30 11:11:09  更新
  • 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 Blincyto)基本信息

    处方药 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 Blincyto)
    • 剂型:

      注射剂

    • 规格:

      385mcg

    • 厂家:

      美国安进

    • 适应症:

      治疗成人和儿童复发或难治性 CD19 阳性的前体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